西藏傳統節慶
藏曆新年 花燈節 朵堆節 雪頓節
逛林卡 薩噶達瓦節 蓮師降生日 沐浴節
望果節 仙女節 燃燈節
藏曆新年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時間與祖國内地農曆春節大致相同。藏曆臘月二十九日,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吃“古突”(即面團)。面團里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團預示其心腸硬,木炭預示心黑,辣椒則表示嘴如刀,羊毛預示心腸軟。吃到這些東西的人都要即席吐出,以助除夕之興。
  大年初一,家庭主婦首先起床,洗漱完畢後,打上第一桶水,叫醒全家人,全家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新裝,按輩序排位坐定,長者端來五穀鬥,每人都抓上幾粒,向天撒去,以示祭神;然後抓一點送入自己的口中,家人互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然後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熬煮的人參果,並互敬青稞酒。初一這天家人團聚,互不串門。初二才走訪親戚和朋友家。初三更換經幡,掛起祈神的“風馬”幡後煨燒香草樹,抛灑吉祥糌粑。藏曆新年持續半個月左右,新年期間,男女老少見面都道一聲“紮西德勒”,即吉祥如意。
 
花燈節
  花燈節即“金安曲巴”節,在每年的藏曆正月十五擧行。這天是紀念釋迦牟尼以神變最終戰勝富蘭那迦葉爲首的6名道師的日子。
  晚上,拉薩八廓街,擺滿五彩酥油雕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鳥獸。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間藝術家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各種姿態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美的燈架,玲瓏剔透。人們還利用酥油花再現出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鳥和景象,有的成屏連片,像立體的連環圖一樣。精彩的圖景、多姿的燈花吸引觀眾。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有的甚至徹夜不眠。
  雪域高原的花燈節,開始于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由于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於正月十五日,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陳列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服邪魔日,從此以後,人們便沿襲他的做法,每年元月十五日擺花添燈。不過,這一古老的傳統節日如此受重視,更主要的還是出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愛美、種花、賞花,這是人對美的追求。藏族人是十分愛花的,他們在惡劣的氣候條件里,也千方百計種花栽盆。拉薩街頭居民房前和窗戶邊,不乏一盆盆各色鮮花,以表示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
  元宵燈節和藏族人民的花燈節,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才逐漸變成民族的節日的。像放鞭炮、貼春聯(桃符)、擺花燈這些漢藏人民的習俗,很早以前確實含有迷信或宗教成份,但隨著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人們的心理素質發生變化,這些習俗賦有了新的含意,成為歡慶、祝賀、禮樂的形式了。正因為這樣,元宵的燈節和藏歷正月十五日的花燈節,至今仍在漢、藏族人民中流行。
 
朵堆節
  桑耶『朵堆節』是宗教活動節目,在藏歷5月14、15兩天,是西藏三大宗教節日之一。『朵堆節』意即『經藏供佛』。每年朵堆節期間都有100名巫師、100名比丘、100名魔女、100名金甲武士登場,跳桑耶寺護法大神百哈爾和他的輔助神則瑪日魔王神舞。
 
雪頓節
  6月底、7月初,是一年一度的雪頓節。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也就是喝酸奶的節日。後來由於雪頓的活動內容逐漸演變為以藏戲匯演為主,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藏戲節"。這個節日不僅拉薩有,日喀則也有,不過在日喀則地區時間稍晚些,當地叫"色木欽波"。
  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民間相傳,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條,最忌諱的是殺生害命。由於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復甦,其間僧人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有違“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歷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著,關門靜靜地修煉,稱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開禁。待到解制開禁之日,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為了犒勞僧人,備釀酸奶,為他們舉行郊遊野宴,並在歡慶會上表演藏戲。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雪頓節先是以哲蚌寺為活動中心,故人稱為“哲蚌雪頓節”。五世達賴從哲蚌寺移居布達拉宮後,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頓節,也總是先在哲蚌寺內進行藏戲會演,第二天到布達拉宮為達賴演出。十八世紀初羅布林卡建成後,成為達賴夏宮,於是雪頓節的活動又從布達拉宮移至羅布林卡內,並開始允許市民群眾入園觀看藏戲。這以後,雪頓節的活動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節日儀式。
 
逛林卡
  林卡,是藏族節日風俗,流行於西藏拉薩、日喀則及昌都等地。每年藏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五擧行。人們走出庭院,來到濃蔭密布的林卡,塔起帳篷,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藏族是一個十分熱愛大自然的民族,他們根據高原氣候、環境和生活條件,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習慣,即逛林卡。每年藏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們走出庭院,來到濃蔭密布的林卡,塔起帳篷,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15日這天,藏族稱“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靈。據說因爲猴年五月,蓮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紀念;另據傳說,赤松德讚建桑耶寺時,由於時運不佳而屢建不成。蓮花生於是創立贐儀神香誦經節,廣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緣逐漸消失,寺院圓滿建成。後來爲紀念此一習俗,遂在該月上弦月圓滿的吉日(15日)擧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動。
  同時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們穿着豔麗服裝,全家外出或約親朋好友,三五成群到附近林卡(公園),搭上帳篷,邊喝青稞酒、酥油茶,邊彈琴唱藏歌、演藏戲,青年男女圈地而舞,盡情歡樂。舊時還有宗教祭祀、賽毛驢、賽馬、射箭比賽等活動。
  解放以前,到林卡消署度假的,隻是三大領主及生活比較富裕的中上層人士。解放後,百萬農奴翻身作主人,生活逐漸富裕。於是自冰雪消融、春回高原,直到北風襲人的初冬,多半年里,逛林卡的人群絡繹不絕。每逢節假日,更是達到了高潮。人們車水馬龍地集中到羅布林卡、龍王潭等大林卡,度過别有風味的假日。
 
薩噶達瓦節
  薩嘎達瓦節,爲藏族傳統的節日。每年藏曆四月,藏族群眾將之視作造化大的月份,廣大僧俗要進行各種佛事活動。在傳統上有前半個月不准殺生、戒葷食、個個虔誠轉經超佛的習俗。藏曆四月十五日是釋迦牟尼誕辰和成道、涅盤的紀念日,每到這天,藏族群眾都要身穿節日盛裝,轉經念佛、布施行善。
 
蓮師降生日
  藏曆五月(六月)初十日,蓮花生大師的降生日,山南協扎和洛扎卡曲等地舉行慶祝活動,每年舉行一小慶,十二年為一大慶。
 
沐浴節
  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每年藏曆7月6日至12日擧行,曆時7天,又名“沐浴周”。相傳,很早以前青藏高原發生了罕見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派七仙女從玉液池取來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當夜,老百姓都在夢中看到一個面黄肌瘦、遍體瘡痍的姑娘跳進清澈的河水沐浴後,病態全無,容顏照人。從此,每年夏末初秋,當“噶馬吉日”(金星)出現的七天里,城市、農村和牧區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動,紛紛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帳篷,圍上幃幕,鋪上卡墊,在水中嬉戲、游泳。婦女也毫無顧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嚐醇厚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盡情歡度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  
  據藏族天文歷書記載,初秋之水有八大優點: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喝下不傷腹。總之,說明秋水最佳。現在可以認為,這種歸納,從西藏的自然環境與季節變化角度看,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西藏高原冬長夏短,春天雪水冰人肌骨,一般不敢下水。夏天大雨滂沱,山洪爆發,河水混濁,雖有適當氣溫,水卻不夠清淨;冬天更不用說了,皮袍裹身,誰還敢入水洗澡呢;只有入秋時節,水溫較高,水流中的污物也被夏季洪水衝得一幹二淨。這時的河水,當然具有上面所說的優點了,這不能不說是洗澡的大好時光。可見,藏族人民選擇七月上旬,夏末秋初進行沐浴,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有一首這樣的民謠:
  強烈陽光曬水熱,
  皎潔月光射水寒,
  待到棄山星升起,
  清淨溫暖好沐浴。
  這首歌形象地描繪了藏族人民是如何選擇一個良好的洗澡季節的。至于『棄山星』的出沒,只不過是季節到來的標志而已,那些迷信說法已日漸被人民群眾所拋棄。
 
望果節
  望果節最早流行於山南農區,是藏族民間預祝豐收的節日,歷時1-3天,於秋收前(藏歷七至八月)擇吉日擧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望”藏語意爲“田地”,“果”意爲“轉圈”,“望果”即意爲“轉田壟”。相傳在吐蕃時期,農民向苯教教主請示如何才能確保糧食豐收。教主便讓農民繞男轉圈,由於捧香鑪、高擧經幡者做向導,接着由教主領路,後隨手持青稞穗或麥穗的鄉民,繞地頭數圈後,把各種穀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以祈求風調雨顺五穀豐登。由此延續至今。望果節時,男女老幼身着節日盛裝,或手持青稞穗,或背負經書,打着彩旗,抬着由青稞穗、麥穗紮民的系着潔白哈達的豐收塔,敲鑼打鼓,唱着頌歌,繞行於田間地頭。之後集會於河壩林間,飲酥油茶、青稞酒,唱歌跳舞預祝豐收吉祥。現在有些地方還擧行賽馬、射箭、競技、藏戲表演等。節日一過,緊張的秋收也就開始了。
 
仙女節(吉祥天母節)
  每年藏曆十月十五日。從早上5點開始,拉薩大昭寺就迎來了來自各地的成千上萬的藏族信教群眾。他們手捧哈達、青稞酒,向安置在大昭寺外院天井中的護法主尊文武吉祥天母和松讚幹布像敬奉朝拜,喜迎一年一度的“仙女節”。
  “仙女節”是西藏傳統民俗節日,藏語稱“白來日追”。在拉薩,這一天已經演變成了藏族婦女的節日。她們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然後去到拉薩的八廓街煨桑祈禱,前往大昭寺爲女神敬獻哈達,許下心願。
  關於這一節日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吉祥天母--“班丹拉姆”神。她原是印度神話中的人物,後來藏王松讚幹布在拉薩修建大昭寺時,專請其做大昭寺的護法神。受西藏原始宗教和民間文化的影響,從她身上也派生出了種種帶有濃厚世俗色彩的故事和傳說。
  在這些故事里,班丹拉姆成爲了性格古怪的藏族老太太,並爲她創造了三個女兒。“仙女節”這天大昭寺迎請的就是她的大女兒白巴東則。白巴東則雖然長得難看,是蛙臉女神,但頗爲多情,並與護法將軍赤尊讚相愛。但被母親知道兩人感情後遭到強烈地反對。盛怒之下,班丹拉姆把赤尊讚趕到了拉薩河南岸,規定兩人隻有藏曆十月十五日隔河互看一下。
  雖然白巴東則女神自己的愛情生活十分不幸,但她卻是一位慈悲友善的護法神,特别地護佑婦女和兒童。因此得到了眾人的同情,並將每年的藏曆十月十五日,也就是女神和赤尊讚隔河相望的日子,設立成“仙女節”。如今,每到節日當天,她就與松讚幹布一同,被安置在大昭寺外院天井中,供人朝拜。
  這一天,對女性來說還有一個特權,那就是可以向身邊男士甚至是陌生男士索要禮物或紅包,而男士們一般也會“識相”地慷慨解囊,表示對節日習俗的尊重。
  和内地一樣,藏族居室也有分臥室、客廳、廚房等部分,不同的是設置了經堂。
 
燃燈節
  燃燈節在藏語裡稱之爲“嘎燈啊曲”,藏曆十月二十五日,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成道圓寂的日子。一早,寺内各經堂、佛殿全都敞開大門,僧侶、群眾手提酥油壺,拎着糌粑盒、柏枝和藏香,絡繹不絕地走入,煨桑焚香,添油叩首,頂禮朝拜,並繞寺轉經輪。
  在燃燈節的日子里,每家每戶點起油燈,老老少少歡聚一堂,穿上節日的盛裝,品嚐醇香的青稞酒和酥油茶,直到圓月升起。
 
 
© 2024 Tashidele 札西德樂假期., All rights reserved.
札西德樂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TEL:02-2506-1977 FAX:02-2501-9810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號9樓之2(忠孝新生捷運站4號出口,大門在渭水路,上樓請管理員感應磁扣)|
|公司證號:甲種旅行社 交觀甲第 7678 號 品保北第 2112 號 |代表人:閆建鴻 |統一編號:24766412|
網站服務人員&行程諮詢:水哥 Water 沐如多傑(張恒隆) LINE ID water.ti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