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景點介紹桑耶寺 與 蓮花生大師
  桑耶寺藏文全名為 Samye migyur lhungyi grubpe tsuglagkhang,意譯「不可思議不變任運成就寺」,簡稱「桑耶」(「不可思議」)。位於西藏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紮瑪山麓,距離澤當鎮38公里,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廟。桑耶寺有“西藏第一座寺廟”的稱號。桑耶寺於公元762年開始興建,桑耶寺地點由蓮花生大師選定,結構佈局由寂護大師設計,赤松德贊親自奠基動工,此後在蓮花生大師的主持下,經過長達十二年時間的建造,到775年終告落成。由於有傳說在初建時,赤松德贊急於想知道建成後的景象,於是蓮花生大師就從掌中變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贊看後不禁驚呼「桑耶」(意為「出乎意料」、「不可想像」),後來就把這一聲驚語作為了寺名。
  桑耶寺落成後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儀式。赤松德贊又從唐朝、印度和于闐等地邀請來僧人住寺傳經譯經,並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佛教。此外,他還親自挑選了七名貴族子弟剃度為僧,成為桑耶寺的第一代喇嘛,也是西藏的第一批出家僧人。剃度為僧的數年後,這七人都被委任為講經的規範師,被後人奉為西藏藏傳佛教的先驅者,聲名顯赫於佛教界和西藏的歷史,史稱“桑耶七覺士”。赤松德贊弘佛抑苯,並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寺廟佈局
  整個寺院的佈局,是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的結構佈局設計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羅建造的:「鄔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大殿周圍的四大殿表示四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陽、月亮殿象徵宇宙中的日、月兩殿,寺廟圍牆象征世界外圍的鐵圍山;主殿四周又建紅、白、綠、黑四塔,以鎮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圍牆四面各設一座大門,東大門為正門。寺院建成後,蓮花生在這裡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為僧,號稱"七覺士"。此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建築規模宏大,大小殿塔鱗次櫛比,其中以金碧輝煌的"烏孜"大殿為主體,代表釋迦牟尼出生、成佛、講法、涅盤的紅、白、綠、黑四塔和代表佛教中四大洲、八小洲的十二座神殿為輔體,組成一個宏大而完整的建築群,總面積約2萬5平方公里。烏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面積達6000餘平方公尺。大殿正門南側牆邊有石碑一方,據傳說為赤松德贊所立,碑上有古藏文,反映了赤松德讚的興佛的情況。大門門廊上的額仿上,懸有一口唐式掛鐘,鐘上鑄有古藏文,據有關資料記載,此鐘為虔誠的佛教徒赤松德讚的第三妃所獻。
  「鄔孜大殿」坐西朝東,外觀有五層,內裡卻只分三層,每層樓高五公尺多,式樣別緻。大殿和通道迴廊裡均繪滿了各種題材的壁畫。除了一些你在其他寺廟裡也能看到的傳統的宗教繪畫外,在桑耶寺「鄔孜大殿」內圍牆中層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畫,畫中記載了從遠古傳說的羅剎女與神猴結合繁衍藏族開始,一直到宗喀巴創立格魯派,止於9世達賴業績。壁畫長92公尺,洋洋灑灑,恢弘壯麗,被譽為西藏的“繪畫史記”。此外在烏孜大殿1層和2層有“桑耶寺史記”,2層的南側有“蓮花生傳記”等精美的壁畫。每層殿堂的空間很高,一般5.5公尺到6公尺之間。「鄔孜大殿」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大殿底層採用藏式建築風格,中層採用漢式建築風格,上層採用印度建築風格。各層的壁畫和塑像也都按照各自的方式進行繪畫和雕塑。這種融藏、漢、印合壁的建築格調,在建築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大殿內壁畫內容十分豐富,題材廣泛,題材除其它寺廟常見者外,還有“西藏史畫”、“桑耶史畫”、“蓮花生傳”、“舞蹈雜技”等等,其中“西藏史畫”自遠古傳說的羅薩女與神猴成婚,繁衍西藏最早人類畫起,直至九世達賴喇嘛的業績。整個畫面長達92公尺,被譽為西藏史記,在古今中外壁畫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桑耶寺內珍藏有大量泥塑、石雕、壁畫等藝術品。在各殿堂、迴廊和甬道的牆壁上,隨處都有壁畫和唐卡(佛教捲軸畫),題材主要有佛像、菩薩像、佛教故事和桑耶寺全景圖等。此外還有不少西藏史記、蓮花生傳記和反映當地風土人情、僧眾生活的畫作,為其他寺院所罕見。
建寺傳說
  傳說早於公元四世紀,已有佛經傳入西藏,不過至今仍未有足夠的證據支持。一般認為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六一七~六五○)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兩位公主帶同佛經、佛像入藏,才是佛教正式傳入西藏之始。雖然文成公主在藏地大力提倡佛教,鼓勵藏王廣建寺院(不過沒有僧侶住持)及延聘外地僧人翻譯了少量佛經,但仍未能令佛教普及,大部份藏人信奉的仍然是苯教──一個崇拜自然物、倡用巫術及殺生祭祀的原始宗教。
  直至赤松德贊(七四二七九七)在位時,佛教才真正得到弘揚。當時赤松德贊打壓反對佛教的大臣,並接受親信建議,迎請印度佛教大師寂護(Santarashita)入藏弘法。寂護原為孟加拉王子,後到印度著名佛教學府那爛陀寺(Nalanda, 即玄奘留學的地方)出家,以精通中觀學說而名聞天竺。寂護到藏說法數月後,多處地區發生嚴重的洪水、雹災、瘟疫,大部份臣民都認為這是崇佛抑苯的報應;而且赤松德贊正在桑耶地區(當時是西藏其中一個政治中心)興建的寺院,白天完成的建設,晚上即被苯教的鬼神摧毀,並將土石搬回原處。有見及此,寂護請求赤松德贊派員前往烏仗那國(Odyana,又作烏萇,今巴基斯坦東北部),迎請神通廣大的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入藏平息障礙。
  傳說蓮花生大士從蓮花中出生而得名。他出生時,無子嗣的烏仗那國王因陀羅菩提(Indrabhuti)剛巧路過,把他收為義子。但他長大後即捨棄王位出家,四出尋訪不同的大德學法,得到很大的成就,更回烏仗那度引國人信佛。他到西藏降服了眾多山神、地祇、羅剎、龍王,公開宣布天災乃苯教凶神所為,但此等凶神已而皈依三寶、立誓護持佛法;加上他和寂護分別宏揚密宗和顯宗的教法,令越來越多藏人信奉佛教。
  為了令佛陀的教法長住雪域,蓮花生大士請赤松德贊繼續在桑耶建寺,並調服了於該地製造障礙的龍王,號令護法及已皈依的苯教鬼神前來協助。據講工程白天由工人負責,晚上則由梵天、帝釋、四天王領導鬼神施工,故工地現場日夜都有「人影」活動。工程到了一半的時候,國庫已不足以應付開支,大士到湖邊修法後,龍王送來一堆金沙予赤松德贊,解決了經費的問題,最後桑耶寺都圓滿建成。(此湖今在桑耶寺附近)
  蓮花生大士及寂護為桑耶寺進行了盛大的開光儀式,出現了很多瑞相。而赤松德贊為了試驗藏族是否堪能過出家人的生活,從印度請來了十二位說一切有部的比丘,加上寂護共十三人,為七位王族成員剃度,授予比丘戒。此七人乃西藏首批僧侶,史稱「七覺士」或「七試人」,從此桑耶寺便成為西藏首座三寶具足的正式寺院。
  由於七覺士的成功,藏族僧侶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赤松德贊還派遣了過百名聰慧的年輕人前往印度學法,同時邀請印度、尼泊爾、漢地的僧人來桑耶寺翻譯了大量三藏教典。根據《桑耶寺志》記載,譯經時由一名僧人誦出梵語經文,一名僧人作藏語口譯,一名輩分高的僧人釐正譯語,一名年輕僧人以竹筆紀錄於梵冊型的紙張(長方形活頁)上。除了佛經外,外地的醫學、數學、技藝等書籍亦被翻成藏文。
  其時佛法在西藏如日中天,達到前所未有的興盛,大成就者輩出。此後往還印藏的高僧越來越多,並產生不同的派別。這些後來出現的派別,與蓮花生大士弟子形成的寧瑪派(Ningmapa, 意為「古老」,此派於西藏歷史最久,故名),都尊桑耶寺為祖庭,現今桑耶寺仍是一所不份宗派的寺院。
參觀要點
  桑耶寺在建築上可謂內涵豐厚,據說整體結構是仿照古印度婆羅王朝位於摩羯陀的歐丹達菩黎寺建造,依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佈局。居中的烏策大殿代表須彌山,環繞的圓形圍牆象徵大千世界最外圍的鐵圍山,平面近似壇城(曼陀羅)。其間,有像徵日月的太陽、月亮殿,代表四大天王的四座佛塔,表示四方鹹海中的四大洲和八小洲的各殿堂。桑耶寺壁畫內容豐富,最著名的當屬長達92公尺的“史記”,內容講述了宗教對藏地歷史的描述和久遠的傳說。另外還有“蓮花生傳記”(位於二層明廊南側)、“桑耶寺全景圖”,以及描述藏族先民風土人情的各類壁畫。桑耶寺圓形“鐵圍山”圍牆以內是芸芸眾生所在的塵俗世界,眾多塔殿可以隨意參觀,唯一賣票的地方是“世界中心”一烏策大殿。
藏傳佛教的開基者~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印度 那爛陀寺 僧人。八世紀後半期把佛教密宗傳入西藏,藏傳佛教尊稱他為洛本仁波切 (軌範師寶)、古如仁波切 (師尊寶)、烏金仁波切 (烏仗那寶)。通稱白麥迥乃 (蓮花生)。據多羅那他於 1610 年所著《蓮花生傳》所載,約於摩揭陀國天護王時,出生於烏萇國王族,一說係烏萇國英迪拉菩提之子。初名蓮花光明,後通曉聲明及各種明處,得名蓮花金剛。旋又依一真言阿闍黎寂色學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號為蓮花生。其後又從瑜伽師樂天及瑜伽母樂持學無上部法。
  他曾周遊印度廣訪密法大師,成為佛吉祥智的四個證得現法涅槃的弟子之一 (另外三人為燃燈賢、極寂友、王種羅睺羅)。他又從吉祥獅子學法。據智慧海王所著《蓮花生傳》載,他從吉祥獅子學大圓滿法以後曾到中國的五台山學習天文曆數。他的上師佛吉祥智也曾立志朝禮五台,他的同學無垢友也到過漢地。所以蓮花生一派傳授的教法有很濃厚的漢地禪宗色彩。
  吐蕃赤德祖贊即位後,由寂護舉薦入藏傳法。他入藏的時間,近代學者多方考證,結論不一。據智慧海王所述年月推算,他於 750 年由印度啟行至尼泊爾,752 年至拉薩,秋季開始建桑耶寺,754 年建成。761~774 年組織翻譯。約於 804 年離藏,在印度的達羅毗荼傳法建寺達十二年之久。晚年不知所終。由於他對藏傳佛教所作的巨大貢獻,受到各宗派的共同敬仰。他在吐蕃培養造就人才很多,傳說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贊普和臣民廿五人,如虛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寧波、智童、柱德積等人均為當時有名的譯師。
  大士是紅教創始開山祖師,又是西藏第一個教派,所以又稱為舊派、古寧瑪巴。大士應藏王邀請,前往西藏弘法調伏黑教,使其藏民能改信正統佛教。藏傳佛教認為大士是阿彌陀佛意的化生,親身示現不生不滅之真諦。由於他把佛、法、僧完整的聞、思、修體系在西藏建立起來,所以他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導師。其著述收入「甘珠爾」及「丹珠爾」的有八種,寧瑪派的密部經典由他主譯的很多。後世掘藏派在山岩石窟中發現的經典多數題為他的著作,但只由本派傳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經。
 
 
© 2024 Tashidele 札西德樂假期., All rights reserved.
札西德樂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TEL:02-2506-1977 FAX:02-2501-9810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號9樓之2(忠孝新生捷運站4號出口,大門在渭水路,上樓請管理員感應磁扣)|
|公司證號:甲種旅行社 交觀甲第 7678 號 品保北第 2112 號 |代表人:閆建鴻 |統一編號:24766412|
網站服務人員&行程諮詢:水哥 Water 沐如多傑(張恒隆) LINE ID water.tibet